新闻消息怎么写(如何写好新闻消息?)
消息一直是新闻体裁的主体。
那么如何在确保真实的前提下写出好消息呢?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消息的本质重点在“新度”
消息本身的信息品质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就社会新闻而言,对信息大数据量的把握和研究,就直接决定了新闻价值的有无、大小。
垂类媒体,工人日报、科技日报、人民铁道报这样的垂类媒体刊发的新闻作品,就新闻来源而言,地方级媒体完全可以获得,但是,如果不具备行业的知识储备、没有足够的信息积累、没有良好的信息获取渠道,也很难写出这样的消息。
特殊领域的报纸,如《“AI蓝军”成为空战“磨刀石”》(解放军报),信息源的相对封闭和审查制度的严格也显现出了准垂类媒体的特质。
特殊时段,信息的天然地域特征也暴露了新闻产生的地域局限。如《六盘山与秦岭之间形成动物迁徙通道 秦岭53种珍稀野生动物来六盘山安家落户》(宁夏广播电视台)、《世界性重大考古发现 稻城发现13万年前大型旧石器遗址》(四川日报)、《“世界最大的充电宝”——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承德广播电视台)、《燃!珍贵“月壤”完成正式交接存储韶山》(红网)等,这些新闻媒体所在地就是该新闻的出产地,地域性的新闻元素就天然地决定了该新闻只能诞生于此的可能。
以上事实证明,新闻的本质——信息本身的元素促成了新闻只会以这种方式在此地发生。但是,这只能说明,信息质量很重要,并不意味着,具备这样的特征一定就是好新闻,也未必就一定成为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充分条件。“新度”突出的是对新闻事实本质的量化。
消息的写法关键在“角度”
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就时效性而言,消息无疑是最快的。但是,如果不擅于发现和挖掘消息的角度,找到“关注点”,也未必能够独占鳌头,甚至会被其他体裁,如通讯、系列报道、新闻摄影等新闻形态抢占风头。
特别是在信息泛滥成灾的时代,受众是否会点击或停留片刻,决定性的因素依然是新闻提供的信息质量是否能够引起关注。因此,消息的写作就新闻技术而言,角度的建构非常重要。
信息是一个整体,特别是对熟视无睹的信息,要想找到该信息与众不同之处,就必须独具慧眼。
角度是发现新闻和引导受众的快捷键,新闻角度之所以要“建构”,是因为,除了新闻事实本身包含多个层次、多个侧面、多重发现新闻的立场以外,还包含了对同一新闻事实,在不同时段、特殊背景下对不同新闻价值的取舍、选择和“竞争”。
因此,特别是对熟悉的新闻事实而言,好的新闻往往是“做出来”的,“做”的本质就是对新闻事实本身存在的多重、立体价值进行研究、对比、提炼。
消息价值所贯穿的是“尺度”
尽管新闻价值在全世界学界和业界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无论是谁,在采写新闻时,都依然把新闻价值作为一个首要的判断依据,即每个新闻人总是把自己认可的新闻价值作为裁剪新闻的尺度。
记者如此,受众也不例外。就新闻接受的过程而言,记者和受众都是在进行一场无形的交流和对话,彼此都存在着一种谈判和妥协的价值心理。可以肯定的是,记者新闻价值判断的尺度本身就潜在地包括了受众对即将看到新闻的价值预判。只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并未就此停步或者局限于此,而是吸收了受众的价值判断而在专业性的轨道上向前走得更远,做得更加深刻和微妙而已。
就消息而言,“时间诚可贵,价值价更高”,并无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