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来历和由来(剪纸艺术的起源传说)
[彩虹]剪纸艺术的起源
传说西汉武帝的时候,他的宠妃李夫人去世,方士李少翁为了让汉武帝重见李夫人,就让汉武帝坐在帷帐中看他施“方术”。
李少翁的“方术”,很可能是用皮革或其他平面材料雕刻成李夫人的像,同现在演皮影戏相似。
魏晋时期,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的发展推动了剪纸的兴起。据记载,东晋时,每逢佛的涅槃日,民间流行剪通草花献佛;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佛教徒也往往剪彩(丝织品)为花叶作为佛前装饰以招引善男信女,这是我国民间剪纸工艺的先声。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我国南方的荆楚地区(今湖北、湖南一带)流行一种“镂金剪彩”的习俗。每逢人日(正月初七),家家“剪彩为人,或镂(刻)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把丝绢剪成花卉形的装饰)以相遗(赠送)”。“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二字。”这些民俗促使剪纸来到民间,因为一般人家买不起“彩”、“箔”,只能以纸代替。
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即为团花格式,如“对鸟团花”、“对猴团花”、“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菊花纹团花”。可见团花格式是剪纸中最为古老的格式。
唐代以后,“镂金剪彩”的风俗仍然盛行。每逢立春,人们剪出各式各样的“幡”(用丝织品剪成的小幡,又叫春幡)、“胜”(妇女用的一种首饰。人形的叫“人胜”,几何形的叫“方胜”),有的像燕子,有的像蝴蝶,作为节日的礼物,或者簪在头上,或者系于屏风,以为庆贺。著名诗人李商隐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来反映这种“镂金剪彩”的风俗。
华贵的华胜剪彩,无疑是贵族士大夫用的。劳动人民买不起昂贵的彩和金箔,只能以纸剪花代之。本世纪60年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曾出土一件剪纸,图案为排列成行的七个人形,这大概就是当时随葬的“人胜”(人形剪纸)。
宋元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剪纸艺术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的剪纸活动,除了立春,人日、元旦、端午,七夕、重阳也剪“春幡春胜”、“钗头彩胜”,做成艾叶、花朵、仙佛、喜字、影戏、虫鱼、禽鸟、百兽的形状。已出现了专门从事剪纸生意的“小经纪”(小手工业),还把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皮影、夹染刻版、陶瓷贴花。甚至民间苦于久雨不晴,也剪纸为手持扫帚的妇女形象以祈晴,谓之“扫晴娘”。
明清时代,剪纸艺术在民间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这一时期,从南北朝时流传下来的“镂金剪彩”的风俗被废止了,代之而起的是广泛的群众性民间工艺剪纸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