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原诗及解释(刘禹锡诗三首)
导语
772年,刘禹锡出生于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793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任太子校书。
800年,刘禹锡入节度使杜佑幕府,后迁监察御史,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
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开始了长达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
815年,刘禹锡被召回京师,但因写《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而再次被贬为播州刺史(今四川广安),后改为连州刺史(今广东连州市)。
819年,刘禹锡因母丧离开连州,回洛阳守丧。821年,刘禹锡被任为夔州刺史(今重庆奉节县)。824年,刘禹锡调任和州刺史(今安徽和县)。
826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在东都尚书省任职。828年,刘禹锡入朝,任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等职。
831年,刘禹锡被外放,先后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836年,刘禹锡因患足疾,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闲职,在洛阳与白居易、裴度等友人交游赋诗。
842年,刘禹锡病逝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追赠为户部尚书。
第一首《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写晋武帝派王濬率领巨型战船从益州出发,直捣吴国都城金陵的情景。王濬的楼船是晋军的主要武器,它们高大雄壮,可以容纳数千士兵,也可以抵挡敌军的箭矢和火攻。
王濬的楼船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最终攻破了金陵城,迫使吴主孙皓投降。金陵王气指的是吴国的帝王之气,也就是吴国的国势和威望。黯然收表示吴国的王气骤然失色,收缩无力。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继续描写了晋灭吴的战争场面。千寻铁锁指的是东吴末帝孙皓为了阻挡晋船,在江中架设了大铁索和铁锥。千寻是长度单位,相当于三米左右。沉江底表示这些铁索和铁锥最终被晋船冲破或拆除,沉入江底,无济于事。
一片降幡出石头指的是吴军在石头城投降时,在城头挂出了白色的降旗。石头城是金陵城的一部分,也是吴国最后的防线。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历史转向现实,从战争转向自然。人世几回伤往事表示人生中有多少次会感伤过去的事情。这里暗含了诗人对吴国灭亡和金陵沦陷的惋惜和同情。山形依旧枕寒流指的是西塞山依然静静地躺在长江边上。
西塞山是金陵城内的一座小山,也是诗人登高眺望的地方。枕寒流表示西塞山像一个睡人一样枕着寒冷的江水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从现实转向未来,从自然转向社会。今逢四海为家日表示现在正值天下归为一家的时代。四海为家是指中华民族统一和团结。日是指时日或时代。
这里暗含了诗人对晋朝的赞扬和对国家的祝福。故垒萧萧芦荻秋指的是旧时的战争遗迹现在已经荒凉寂寞,长满了芦荻和秋风。故垒指的是金陵城的城墙和城楼,也是吴国的象征。萧萧是形容风声或寒冷的声音。芦荻是一种水边的植物,秋是指秋天或秋色。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以西塞山为背景,回顾了晋灭吴的历史,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慨和对现在的欣慰。诗人运用了对比、对偶、暗示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性。诗歌既展现了历史变迁的壮阔,又抒发了个人情感的细腻,既赞美了晋朝的统一和平,又怀念了吴国的昔日辉煌。诗歌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第二首《金陵五题·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描写了石头城的地理位置和外貌特征。山围故国,表示石头城四周被群山环绕,故国指的是六朝时期的金陵,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周遭在,表示石头城依然存在,没有被毁坏。
潮打空城,表示石头城靠近长江,受到潮汐的影响,空城指的是石头城已经荒废无人。寂寞回,表示潮水拍打着石头城后又退去,留下一片寂寞的气氛。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描写了石头城的内部景象和历史回忆。淮水东边,指的是秦淮河流经石头城的东面,秦淮河是金陵的母亲河,也是六朝文化的象征。旧时月,指的是古老而清冷的月光,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夜深还过女墙来,表示月光穿过石头城上的矮城墙,照亮了内部的宫殿和庭院。女墙,指的是皇宫内部用来遮挡视线和保护妇女安全的低矮墙壁,也是六朝时期宫廷生活的特征。
这首诗以石头城为主题,通过山、水、月、潮等自然景物和故国、空城、女墙等历史符号,表现了诗人对六朝文化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运用了对比、细节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感情。这首诗也是刘禹锡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第三首《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这句诗反问,意思是说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的忧虑和无奈,也暗示了他在社会上的孤立和冷落。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用具体的细节描写了作者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这句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衰老的现实感受,也显示了他的清贫和不修边幅。
废书缘惜眼,多灸(jiǔ)为随年。作者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这句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的保养和调理,也透露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健康的重视。
经事还谙(ān)事,阅人如阅川。用夸张的手法夸赞了作者经历过的世事多了,见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这句展示了作者对自己智慧和才能的自信和骄傲,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xiāo)然。作者用感慨的语气总结了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这句彰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乐观和豁达,也显示了他对自我解放的追求和实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警示,用比喻的手法劝告别人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虽然是流照在桑榆之上的余晖,依旧能够幻化成霞,绮丽满天。
这是一首以老为题、以乐为主、以赞为辞、以美为意、以自然为景、以心境为线索、以感悟为核心、以比喻为手法、以反问为开端、以警示为结尾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示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他对智慧和才能的自信和骄傲,彰显了他对自我解放的追求和实现,寄托了他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向往。
总结
刘禹锡的诗歌常常以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作品的情感深度和感染力。他的诗歌既有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和批判,也有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感悟,还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苦难的抗争、对友人的怀念、对故乡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等真挚的情感。
刘禹锡的诗歌注重感性表现和情感描写,但并不流于肤浅和直白,而是通过寓言、比兴、象征、讽喻等手段,借此言彼,寓实于虚,融情于景,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广阔的意境。他的诗歌中常常有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
刘禹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诗歌中常常反映出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闪烁着哲学家的思想火花。他在诗歌中论述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哲学思想,具有唯物主义倾向。他也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天命论、神仙道教等迷信思想的批判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