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沈北新区教育局共同主办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由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辽宁大学)、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辽宁省)、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北新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于3月31日在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成功举办。省内各高校代表、沈北新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等百余教师参加此次备课会。学院党委书记高亮到会致辞。学院院长谢晓娟作会议总结发言。学院副院长韩旭主持会议。

会议分为教学展示、专家点评、优秀表彰等环节。来自大中小学的11名教师,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工作展开集体备课。大中小学一体化集体备课环节充分体现了打通大中小学思政课界限,学理道理哲理“三理贯通”,把抽象的经济理论具象化。
大学教师融合前沿研究成果,为学生们深入剖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经济观和价值观。中学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小学教师结合儿童认知特点,将抽象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转化为贴近生活、生动可感的教育内容。
集体备课教学展示结束后,专家们进行精彩点评。辽宁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执行院长梁启东教授从把握要义、廓清迷雾、正心立德、分类施教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其南教授概括了思政课“一体化”的深刻内涵和教学实践路径;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英伟教授从“学以载道”和“学而有术”两个方面对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剖析。

活动现场对优秀教学展示进行了表彰,从而激励一线教师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三进”工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此次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对一体化跨学段集体备课的认知与理解,也做到了教学情境贯穿一致、教学内容递进深化、教学目标螺旋上升,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沈阳市教育局、皇姑区教育局、沈北新区教育局以及辽宁省实验中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经验交流,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推动辽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