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绵阳东方红大桥秒变“香港街头”火出圈 国潮与赛博朋克酷炫交织

时间: 2025-03-31 22:00:00/span>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近日,社交平台一段“去不了香港就来一趟绵阳”的短视频,彻底带火了绵阳东方红大桥。视频中,一位女孩转身沿着一条河堤向下走,她的左侧是高达99米的仿古建筑越王楼,另一侧则是流光溢彩的东方红大桥。而在远处的楼宇间,炫彩夺目的灯光秀变换着四季分明的绵阳场景。

东方红大桥夜景(图据游仙文旅)

3月26日晚间,记者来到网友拍摄视频的位置。已有不少人聚在这里,不时用相机、专业拍摄设备,模仿走红短视频的脚本,拍摄自己喜欢的内容。站在呈坡状的绵山路河堤上,记者每向前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远处灯光秀所带来的不同角度的震撼。

绵阳市住建委路灯管理处一负责人告诉记者,绵阳为突出科技城“科技创新”的城市特点,在涪江旅游核心区位置的80多个楼宇立面,安装了近20万个点光源。通过GPRS进行同步,用灯光秀给市民展示绵阳璀璨的夜景。平常时段,灯光秀内容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而到了整点时段,则是展示绵阳历史、文化、旅游、科技等方面的内容。“绵阳的夜景本来就很美,只是绵阳人已习惯了这一美景。”

火爆

模仿短视频让大桥出圈

被赞“超一线城市美感”

网友拍摄打卡视频(周洪攀摄)

近日,社交平台的#去不了香港就来一趟绵阳呗#话题,让绵阳东方红大桥火了起来。一个个年轻人穿最拽的“战袍”,走最飒的台步。短视频直接拍出超一线城市的美感,每一帧都是视觉杀手,美到不能自拔。

记者在评论区看到,有网友认为,绵阳东方红大桥的夜景与香港的中环很像,非常繁华,是一个宝藏的打卡地。站在摄影爱好者的角度,认为这个地方很容易出片。在#去不了香港就来一趟绵阳呗#的话题下,还有很多网友拍发的同类短视频,网友@林大漂亮说,这些年绵阳的建设越来越好,如果自己的视频能火的话,也能带动家乡绵阳一起火起来。

记者梳理发现,#去不了香港就来一趟绵阳呗#是网友模仿网上流传的一段中环夜景短视频。原创视频中,是一个女孩从中环经过,夜晚的中环流光溢彩,随着镜头的延伸,则展示中环、香港的美丽夜景。

10余年前,绵阳就建起了大型的灯光秀场,以高大楼宇为幕,点光源为笔,展示出璀璨的绵阳夜景。网友模仿这段视频,不同角度的视频呈现,拍出超一线城市的美感。特别是另一侧的仿古建筑越王楼,给网友呈现出国潮与赛博朋克的碰撞。“从3月初开始,这段视频就火了,吸引了不少网友前去打卡。”

探访

打卡网友人数倍增

派出所设置执勤点

多人打卡(图据游仙文旅)

3月26日晚,记者来到绵阳东方红大桥,紧靠龟山的绵山路已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桥头处,执勤民警已开始上岗。

傍晚7点30分,绵阳城区的路灯亮了。站在绵山路的河堤护栏处,可见到涪江河对岸的楼宇间,开启的众多点光源,形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炫彩夺目的灯光秀让绵山路变得热闹起来。一些年轻人开始变装,走起最飒的台步。“这段还是不理想,再拍点对面的灯光秀更好看些。”陶女士每拍一次,都会去看一看效果。经过几次补拍,终于拍到了自己喜欢的场景。

陶女士说,她是土生土长的绵阳人,灯光秀亮灯好多年了,一直没有注意到绵阳的城市夜景。“以前真没有想到这个角度来拍,也可能以前的拍摄设备不行。”网红桥的视频火了后,她这次和朋友专门来拍同类型的短视频。

随着人流的增多,桥头处的执勤民警开始沿着河堤巡逻。“前一段时间,还有网友拍视频时,忘记丢在护栏边的衣服。”负责带班的游仙区公安分局涪江派出所副所长何振宇说,公安在道路一侧设置了警戒线,确保网友打卡拍摄时的安全。同时,执勤民警还会提醒网友在拍摄时,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幕后

20万枚点光源呈现璀璨夜景

国潮与赛博朋克在这里碰撞

绵阳东方红大桥能火的底蕴在哪里?记者注意到,2015年,绵阳提出了美丽绵阳建设思路,其中一项就是城区三江六岸将通过增绿、添光让绵阳城市“变脸”。当年,绵阳在涪江两岸的40多个楼盘、80多个楼宇立面,安装了18万多枚点光源。

“以高大楼宇当幕,点光源为笔,展出璀璨的绵阳夜景。”绵阳市住建委路灯照明处科长苏剑告诉记者,加上后期的安装,到目前点光源已达到20万枚。每晚亮灯时,给市民呈现出炫彩夺目的赛博朋克江景。赛博朋克的星光,是根据照度变化自动开启的,路灯开,景观灯自来。通过GPRS进行同步,一幅幅灯光秀让游客流连忘返。“绵阳的夜景本来就很美,只是绵阳人已习惯了这一美景。”苏剑说。

越王楼下打卡东方红大桥(图据游仙文旅)

国潮与赛博朋克的碰撞,也是东方红大桥的一大亮点。龟山上的99米仿古建筑越王楼,始建于唐代高宗显庆年间,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楼层极高,有十余丈。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比肩,并称“中国四大名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夜宿越王楼时,写下脍炙人口的精美诗篇。

越王楼历经唐、宋、元、明,几度被毁后又多次重建。明朝万历年间重建的越王楼,于清乾隆初年又一次被毁。如今的越王楼,则是2001年开始重建,历经10年修建出的仿古建筑。主楼为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形体融汇了历代古建筑的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的建造法式,气势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