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生金背后的绿色密码
时值烟田施肥、起垄、覆膜关键期,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万亩烟田在春雨的浸润下慢慢苏醒,田间地头处处生机萌动。
近年来,南漳县烟草专卖局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生态、优质、安全、高效”烟叶发展目标,通过推广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绿肥掩青、轮作换茬等适用技术,实现烟田“减肥”、烟叶提质、烟农增收的多赢局面,为烟区绿色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烟田“体检”摸家底
“现在指导烟农施肥,我们用数据说话!”南漳县局生产办主任赵玉纲手持《2025年度全县植烟土壤肥力评价报告》介绍说。“经过检测,全县烟田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土壤pH略有上升。我们按照烟叶对养分的需求规律,以及最新的田块检测结果,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

技术人员对土样进行粉碎、初筛处理
受长期施肥不均、过量施肥等因素影响,南漳烟区部分农田存在pH值上升、有机质流失等问题。为跟踪监测植烟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近年来,南漳县局持续开展烟田土壤分析化验,组织技术人员到各烟村选取有代表性的烟田采集土样,经集中处理后统一送测“体检”,重点分析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形成个性化“土壤健康档案”,进而制定科学、合理、定量的施肥配方,为烟农降本增效、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一田一策有“配方”
“郑师傅给我开具了施肥通知单,按照每个田块的肥力等级确定了底肥、追肥用量。今年开荒田较多,专用肥总量要比去年少用200公斤,这一来又可以少花400多元。”位于长坪镇陡山村的姚安军对科学施肥赞不绝口。“以前施肥全凭经验,现在有了施肥通知单,肥料用量少了,产量和质量却更有保证!”

烟农按照配方混合肥料
针对传统施肥方式存在的肥料浪费、土壤板结等问题,南漳县局以培育“中棵烟”为重点,坚持“控氮、减磷,稳钾,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补充镁肥”的原则,组织烟叶技术员练好“三字经”指导烟农精准施肥:“听”烟农经验,了解往年烟叶的长势长相及收益情况,普及测土化验结果;“看”土壤状况,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土壤肥层及疏松度来定田块肥力等级,绘制烟田坐落图;“定”施肥用量,计算出各种肥料的亩用量,开具一田一策的施肥通知单,实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精准配比。
五年来,全县烟草专用肥用量亩平调减6公斤,烟农亩平收益稳步提升,真正实现了“减肥不减产、降本又增效”。
用养结合地生“金”
“以前是买不起化肥,现在咋又提倡用农家肥?”面对烟农的疑问,烟叶技术员郑如华在“田间课堂”上打了个生动比喻:“化肥好比西药,见效快;农家肥、有机肥像中药,能养田,中西医结合才能治本……”

烟区深翻冬耕
南漳县局在烟区大力倡导用养结合理念,制定“农家肥还田、有机肥增效、饼肥提质”的施肥方案,出台专项补贴政策——烟田深翻每亩补贴200元、有机肥每吨补贴400元、饼肥每吨补贴750元,并全额补贴绿肥种子,充分调动烟农积极性,引导烟农向绿色生产要质量、要效益。目前,全县亩平施用有机肥80斤、饼肥80斤,配合蚜茧蜂生物防治、万寿菊、向日葵隔离带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减少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降低了种植成本,还显著提升了烟叶香气品质。数据显示,全县有机质含量“高”的烟田占比达66.67%,土壤健康水平持续向好。
用数据说话、一田一配方、用养结合……近年来,在南漳烟草部门的努力下,有效缓解了长期单一种植导致的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问题,实现了“减肥”增效。如今,“藏肥于土、用养结合”的生态理念已在烟区深入人心,烟农们既收获了“金山银山”,也守护了“绿水青山”。(文/图 全春喜、孙书斌、赵玉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