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新闻联播丨文明祭扫 让清明更“清明”

时间: 2025-04-05 21:34:00/span>

又到春草绿,又是清明时。在这个缅怀故人、感恩先辈、寄托哀思的时节,我省各地积极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绿色低碳理念,践行文明新风。

在成都市锦江区金沙陵园,随处可见文明祭扫、禁燃禁放的宣传标语。前来扫墓的群众用鲜花代替香烛、纸品,摆放在墓碑前,表达哀思、缅怀亲人。

成都市民 曹女士:(来看)我公公,我们今天就是送上鲜花还有水果祭拜他,告诉他一些家里的大事小情。

成都市锦江区金沙陵园业务部经理 刘丽娜:我们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说鲜花的兑换,或者宣传我们这些祭扫方式,这两年市民朋友来陵园祭扫现在都是采用的文明祭扫方式,采用鲜花或者祭品来祭扫亲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献鲜花、网络追思等绿色环保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文明祭扫理念。德阳绵竹市麓棠镇园宝山公墓就贴上了专属二维码,同时升级了微信公众号,便于开展网络祭祀。

德阳市民 史映龙:因为我们年轻人不管是在外地读书,还是在外地工作,常常不能回到老家,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祭祀的方式,同样也表达了我们的一个哀思。

德阳绵竹市园宝山公墓管理所工作人员 杨孟文:在微信公众号里升级网络祭奠,输入逝者姓名即可进行献花、留言等寄托哀思。后期我们逐步实现实景网络祭奠,开发更多的功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提升群众满意度。

绵阳、广安等地还开展了“丝带寄哀思”“云端祭扫”等活动。广安邻水正大实验学校学生们登录中华英烈网,大家轻点鼠标,一朵朵虚拟白菊在烈士纪念碑前绽放,通过这种“云端祭扫”方式跨越时空,告慰英烈。

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为做好文明祭扫工作,我省发布《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发放宣传手册43万份、短信115万条,免费提供祭扫鲜花27万株、黄丝带11万条,积极营造文明祭祀良好氛围。以环保、安全的方式过清明,让清明更清明、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