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等水”到“水润万家” 毗河春灌解锁川中“解渴密码”
来源:【资阳融媒】
春潮涌动,资阳大地春耕正酣,春灌用水进入关键期。记者从资阳农发集团获悉,毗河供水一期工程2025年春灌供水于3月21日启动,22日水头流入乐至。当前蓄水补水情况如何?近日,记者深入乐至县探访春灌进展。
在乐至县宝林镇双碑村马鞍桥泄水闸,清澈的毗河水越过精准控制高度的闸口,顺渠而下,流向下游的村庄。

乐至县宝林镇双碑村马鞍桥泄水闸。
“(谷雨前后)是我们村500多亩水稻的育苗关键期。以前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盼水盼得‘心’焦!”双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智平望着潺潺流水,难掩激动。
他回忆,往昔全村靠着桂花水库定时放水“救急”,耗时耗力。如今毗河水穿村而过,村民们发展农业的底气越来越足。今年,村里新建的一座提灌站也已投入使用,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沿着河道前行,毗河水流经乐至县宝林镇三沟村,为这里的特色农业解渴。
“以前看天吃饭,缺水是压在心头的大石头!毗河灌区通水后,咱终于吃上了‘定心丸’!”三沟村党支部书记文祥荣笑容满面。依托毗河供水,村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黄精、枳壳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已不断扩大。

毗河水流入乐至县宝林镇三沟村河道。
“去年,村里种植有3000亩枳壳,产量达600多吨,产值超700万元!”文祥荣掰着指头算起丰收账,曾经因干旱减产的问题迎刃而解,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强力支撑。2021年7月,这项工程正式通水,一举改写“川中老旱区”缺水千年历史。毗河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岷江水通过156公里总干渠以及20余条支渠网络,为川中旱区累计125万亩耕地提供了坚实的灌溉保障,同时解决了沿线225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今年,为保障毗河水安全、高效“流”进乐至,资阳农发集团打出“智能+人工”组合拳:4个流量监测点、29处高清摄像头实时“把脉”水流,动态精准调控水量;50支专业巡查队伍、百名抢险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筑起输水干线“安全网”。同时,科学调配农业灌溉与城镇供水水量,日均输水100万立方米,实现“田解渴、城无忧”的双赢局面。
据悉,今年春季,资阳境内计划调水4000余万立方米。截至4月18日,已有2000余万立方米毗河水顺利抵达,这场春灌“接力赛”将持续至5月。
实习记者 蒋思雨见习记者 唐朕 全媒体记者 胡灿凤 杜雅兰
本文来自【资阳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