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余热献社会  乡村更美丽——溆浦县创新思路打造关爱品牌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 2025-04-13 21:16:00/span>

余热献社会 乡村更美丽

——溆浦县创新思路打造关爱品牌的实践与探索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贺春萍

4月12日,一场以“余热献社会 乡村更美丽”为主题的“五老”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溆浦县卢峰镇新坪村文化广场举行。

活动通过社会捐赠、表彰“最美孝心少年”“最美和睦家庭”“‘三扶两创’先进个人”、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现了广大“五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此次活动也正式拉开了溆浦县“余热献社会、乡村更美丽”“五老”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序幕。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溆浦县关工委团结带领广大“五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砥砺奋进、主动作为,倾力打造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溆浦样板”,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主动作为,不断深化工作实效

哪里有青少年,哪里就有关工委。近年来,溆浦县关工委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方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已建立关工委组织574个,其中,县级关工委1个,乡镇25个,村(社区)412个,学校关工委96个,机关单位关工委40个。

“随着时代变化和形势发展,基层关工委的组织体系也应随之变化和拓展,需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问题,不断探索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新路子,从而提升关工委工作实效性、针对性。”溆浦县关工委主任刘生礼表示。

为此,溆浦县关工委按照省关工委“六靠”工作法(工作有位靠有为争取、平时工作靠活动牵引、重点工作靠典型带动、思想教育靠创新方式、工作合力靠协调形成、整体工作靠特色出彩)的要求,积极为“五老”搭建活动平台,不断激发“五老”的工作激情和工作动力。而以“余热献社会、乡村更美丽”为主题的“五老”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就是根据“六靠”工作法而进行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实践。

在4月12日的启动仪式上,开展了“三评”活动,即:评选“最美孝心少年”“最美和睦家庭”“‘三扶两创’先进个人”,涵盖了立德树人主题教育、家庭家训家风教育和服务中心工作等方面。

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捐助汇暖流。为深化关爱工程,溆浦县关工委主动与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联系,积极搭建捐资平台。在当天的捐赠活动中,中山速宝电器驻溆浦办事处负责人孙勇表示,今后会积极担当企业的社会责任,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助力乡村振兴。

“村里一场活动,激活一池春水。”刘生礼坦言,此次“余热献社会 乡村更美丽”活动把多年来抓“五好”关工委创建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真正实现了“关工委搭台,‘五老’唱戏,企业助力”,让“五老”走向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中间。

据了解,溆浦县“余热献社会 乡村更美丽”活动将在全县各乡镇陆续展开。启动仪式现场,县关工委将活动流动旗授予水东镇。“自己回去要把卢峰镇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和落实措施。”水东镇关工委主任贺俊华接旗后表示。

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关爱帮扶

表彰“最美孝心少年”, 弘扬孝善文化美德。在当天的活动中,10名“最美孝心少年”受到表彰。“我们要勇担时代使命,以知识为羽翼,以奉献为灯塔,坚守初心使命,让青春在强国征程中闪耀光彩!”活动现场,受表彰的“最美孝心少年”荆妙可现场分享的自己在逆境中坚强独立、奋发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孝心故事。

溆浦县关工委副主任韩学连表示,今后将持续大力“最美孝心少年”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孝善文化美德,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活动,而创新活动载体,是保持关工委工作生机和活力的基石。近年来,溆浦县关工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深化“五老”关爱工程,实实在在为青少年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该县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作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举办“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读书活动。动员“五老”深入青少年学生中,采取“五老导读”“老少共读”“老少读书分享”等形式,引导青少年诵读爱国主义教育篇目,阅读相关书籍。

“春风化雨”特别关爱行动是省关工委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溆浦县关工委联合公安、教育、司法、检察、爱心团队、心理老师等等相关部门和力量,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观念等重点问题,开展“一帮一”“多帮一”关爱行动,形成“家、校、社会”多位一体的帮扶机制。

同时,组织广大“五老”当好“四大员”(宣传员、看护员、巡查员、托管员),积极开展防溺水及暑假托管工作。利用幸福基金、兴教育才基金及爱心团队等,持续开展捐赠助学活动。龙潭兴教育才基金已连续16年开展奖励活动,每年发放助学资金20万元以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家教是家庭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关工委和“五老”参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溆浦县关工委积极挖掘当地丰厚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家教家风、家规家训,大力宣传和展示传承良好家风的典型家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此次活动中,通过表彰“最美和睦家庭”,倡议家长和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注重家庭教育、注重传承优良家风,共建共享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

拓宽服务领域,科技助力显担当

“感谢‘五老’专家们开办种植大户和制种培训班,让我改变了传统种植思维,逐渐变成了新型农民。”受表彰的“三扶两创”先进个人舒象刚在发言中介绍,自己从2022年开始进行水稻制种,带动新坪村种植大户12户及散户61户一起创业,成为了“两创”带头人。

培养新型农民,是关工委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溆浦县关工委将关心下一代工作与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联合县老科协、县科协、县人社局、溆浦职中等单位开展职能技术培训,鼓励动员“五老”深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青年创业就业,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走进溆浦县卢峰镇新坪村智能化育秧工厂,一幅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化生产景象扑面而来。“与传统的大田育秧相比,工厂育秧节约场地,更加高效,能尽可能避免因病虫害以及不利天气带来的损失。”溆浦县为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舒均祥介绍。

舒均祥今年已71岁高龄,是村里的“五老”人员。近年来,他发挥经验、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水稻实用技术培训,引导青年回乡兴业创业。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现已发展种粮面积3100多亩,育秧面积2000多亩,覆盖卢峰镇、水东镇等四个乡镇。

北斗溪镇坪溪村青年农民创业者张瑾大学毕业后,决定回乡创业,后成立溆浦县天佑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

乡村振兴,关工助力。在流转土地过程中,镇关工委主任张克同多次协调沟通,联系科技老专家,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

“正是镇关工委领导无微不至地关心和支持,让我有回家乡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张瑾介绍,合作社流转优质稻种植基地712亩,拥有面积达1800平米的大米加工厂房、日产50吨大米全自动生产线和日烘干104吨谷物设备,52台(套)农机主要致力于溆浦县社会化服务。

据初步统计,在广大“五老”的帮助下,溆浦县已有78名青年农民走上创业之路。

老骥伏枥显担当,凝心聚力谱新篇。如今,12000余名退而不休的身影奔走在溆浦城乡,用爱全力托起明天的希望。

下一步,溆浦县关工委将继续围绕工作大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关工委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切实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担当好、履行好、落实好,奋力谱写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文艺演出

表彰“最美孝心少年”

表彰“最美和睦家庭”

表彰“‘三扶两创’先进个人”

授流动红旗(以上照片均由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