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金洞公安:以春耕生产 洞见农村地区民营经济发展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邓永华 奉起群)当前,保障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在农村地区,农资农具店的买卖往来,联系着农村群众粮食农产耕收,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要承载枢纽,也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永州市公安局金洞分局立足当前春耕关键节点,以“林区警务”为依托,聚焦农资农具店等涉农型小微单元民营产业发展需求,为农村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小微个体工商户类)提供坚实基础。通过“林区警务”运行,在帮助商户“提质量,降成本”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为未来农村地区营商环境工作的细化优化提供重要指导。

主动治理交通问题,守好“安全成本”
“交警同志用真实案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让我深刻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农资农具店经营者对交通安全培训知识铭记于心。
金洞交警大队联合相关单位以培训会形式对农资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培训。通过剖析典型交通事故案例,结合农资运输特点和农村群众出行规律,重点讲解超载、疲劳驾驶、农用车违法载人等行为的危害,并指导商户规范运输流程,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要求农资经营单位把“安全第一”理念贯穿到农资进货、出货、配送的全环节,确保春耕物资运输安全高效。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是农村经济发展最现实、最坚实的重要保障。通过采纳和完善农资经营单位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意见建议,金洞公安分局综合巩固好农村地区安全生产“总成本”。

主动拉线化解矛盾,减轻“沟通成本”
“你说的农具零件我看过了,确实没有什么质量问题。但做农村生意嘛,买这些农资农具的主要还是老年人,论专业技术还是你更专业些,再加上新的零件可能存在不匹配、不适配机器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机器运作不了,所以老人家才会着急,老板你也不要太较真,我们只要把问题解决了就好了。”凤凰派出所民警在农村集市中成功调解一起农具使用纠纷,经过调解和协商,最终经营者愿意主动上门免费帮助老人将农机调试修理好,现场的街坊邻居也对处理结果表示认可和赞同。
派出所民警以农村文化底蕴为基础,融合“情理法”调解模式,推动农资农具店强化“服务者”意识,同时依托群众对警务工作信任快速化解矛盾,有效延展了农村民营经济“诚信为本”的底色。
通过这次矛盾纠纷调解,凤凰派出所民警与农资农具店经营者密切了“邻里情谊”,也标志农村警务工作者与民营经济参与者的关系更加深入融合。

主动宣传反诈知识,避免“投资成本”
“专业专精的农资农具店经营者是我们预防农资诈骗最好的‘宣传员’。”
在农村地区,节俭勤劳是农民群众的淳朴品质,在“低价、量足、质优”等带有诱导性的宣传广告语下,往往给了农用物资诈骗可乘之机。金洞分局组织民辅警在村组、店铺开展反诈宣传时,积极发挥乡镇农技站技术员和农资农具店经营者业务优势,科普育培栽种技术知识,提醒农户警惕“低价陷阱”,引导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农资。在推展农资业务的同时,共同守好农民“钱袋子”。
金洞分局将“派出所主防”理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林区警务”小切口,服务“乡村振兴”大战略。通过精细化治理推动农资产业“降本增收”,展现了公安机关护航“三农”、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