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春天|从“流量”到“增量” 天津“春日经济”收获繁花满枝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东风随春至,津门绽新枝。
从“赏花流量”到“经济增量”,天津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8%,实现“开门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天津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消费市场活力迸发,企业生产与港口运输数据亮眼,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为今年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第一脚油”的强劲动力。
春日文旅:热度攀升活力迸发
新春伊始,天津文旅市场的“热力值”便一路高涨。跨年夜的火爆场景令人记忆犹新,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数据,当日天津轨道交通全网客流达281.7 万人次,创下历史纪录。春节假期的文旅成绩同样亮眼,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全市共接待游客161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游客消费额更是同比大幅增长 26.4% 。蓟州区春节假期民宿接待量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1.4%和98.7%。
清明前后,中心城区掀起赏花热潮。4月3日晚,2025年天津市海棠花节暨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开幕,以五大道区域为核心,在十余天时间里,为市民和游客呈上一场海棠花的视觉盛宴。仅清明假期前两日,蓟州区就迎来游客超50万人次,有力拉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链发展。
协同发展:优势凸显吸引力强
天津文旅消费的持续火爆,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
相关旅游平台统计表明,今年清明假期,天津成为热门周边游目的地,旅游预订单量显著增长。
“轨道上的京津冀” 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来天津跨年、过春节成为京冀两地市民周边游的热门选择。京津冀三地以 “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 为主题,联合开展 “跨年迎春大联欢”“欢享庙会”“乐享冰雪”“历史文化主题游”“博物馆里过大年”“群众大拜年” 六大板块系列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消费市场:政策助力 潜力释放
一季度,天津消费市场同样活力满满。
1月,在消费促进政策的加持下,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态势良好,家电领域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相关产品零售额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更是显著上扬,众多车企积极布局,拉动绿色出行消费。2月,商场、超市的特色促销与节日消费热潮,带动食品烟酒、服装及金银珠宝等品类销售额攀升。3月,气温回升,家居家装市场因春季装修需求迎来旺季,户外休闲用品销量大增,契合市民春日户外活动需求。
其中,消费政策效果显著,一季度天津已发放部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直接拉动相关商品消费,刺激市场活跃度,有效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推动消费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展现出春日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支撑有力
繁花盛开的春日经济,不止体现在文旅与消费领域,天津的项目建设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7%,比上年全年加快5.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4%,加快8.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4%,加快3.9个百分点。
天津港集团21项重点基建项目按下推进“快进键”,总投资约195亿元,涉及集疏运体系优化、航道码头设施提升、堆场扩能升级等多个方面。此外,一季度,天津港集团还成功开通了天津 — 墨西哥滚装航线,与上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及安通控股联动携手推出 “三港一航海上高速 FAST” 航线,并实现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第二线束以及天津港汇盛码头公司南侧集装箱堆场投用,新增铁路集装箱办理能力40万标准箱以及有色金属年货物周转量 470 万吨,港口综合服务能级稳步提升。
政策支持:阳光雨露 助力发展
天津春日经济的繁花满枝,离不开政策的“阳光雨露”。
3月底,天津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一系列暖企助企措施纷至沓来,民营企业家对天津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为天津发展出力的心愿更加强烈。
天津还积极推动农商文旅融合,探索将赏花“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带动春日消费持续升温。
“春日经济”正持续释放巨大潜力。津沽大地以创新为驱动,以政策为保障,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春日的繁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
(天津市委网信办指导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