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争执不下的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合意

时间: 2025-04-23 09:52:00/span>

争执不下的双方当事人

达成了合意

吉林延边:“检察+司法专员+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赢得代表点赞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希望检察机关积极打造‘枫桥经验’检察品牌,多方位、多渠道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以实际行动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恒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人玉明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位来自建筑一线的工人代表不久前深入调研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检察院(下称“延边州检察院”)创新推出的“检察+司法专员+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谈起见闻时,她告诉记者:“检察官深入街道、社区、村屯等基层一线,通过带案下访、重点约访、检察听证的方式,打造‘解纷终点站’,避免矛盾发酵,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延吉市检察院办理的吴某信访案,本是一起普通的邻里纠纷。因吴某家的卫生间漏水,导致楼下被淹。楼下住户上楼核实漏水点的过程中,双方起了争执,吴某情急之下报警。警察到场后认为属于民事纠纷,不符合刑事立案条件。但吴某并不认可,先后到两级检察机关要求立案监督。备受漏水困扰的楼下住户也是一肚子气,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吴某赔偿损失。

这起看似微小的邻里纠纷,却陷入“信访怪圈”:诉讼期间,双方先后向多个部门投递材料。

延吉市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主动请示上级检察机关联合下沉社区,面对面了解双方“症结”、倾听诉求。

该案承办检察官、延边州检察院检察官崔晓英翻开工作日志向记者介绍:“接待吴某后我意识到,绝不能做程序上的‘二传手’。”于是和延吉市检察院工作人员一同到街道了解情况,和司法局的司法专员等基层综治中心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共商化解措施。经积极沟通和开展听证工作,最终,双方就解决方案达成合意,原告同意撤诉,社区积极出资介入公共水管维修工程,漏水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吉林省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工作理念和目标导向贯彻落实到检察履职全过程,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助推信访工作法治化。

今年3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强调,要整合各方资源,便捷、高效服务群众,多途径、多手段化解矛盾纠纷。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是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吉林省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该省检察机关共开展检察听证1600余件,听证后息诉罢访近八成。

“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司法办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检察服务举措,逐步实现接待窗口由‘转’到‘解’的转变。”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综治中心平台搭建起来后,将会按照相关要求坚持常驻为主,轮驻和随驻为辅,实现有效派驻。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记者:谷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