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以热血铸就忠诚丰碑

时间: 2025-04-04 13:55:00/span>

在清明这个慎终追远的时节,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寄托哀思。而在荆楚大地,一位英雄的名字被千万人含泪呼唤——邱建军。他用生命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平安的屏障。他的故事,是忠诚的注脚,是信仰的丰碑,更是一曲涤荡人心的英雄赞歌。

在面对生死抉择时,邱建军用生命丈量警徽的重量。2024年6月1日凌晨,武汉市江汉区的一栋老式居民楼内,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定格了邱建军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对持刀拒捕的歹徒,他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方,以身体为盾挡住疯狂劈砍的利刃。身中15刀后,他仍强忍剧痛追击20余米,最终倒在血泊中。法医报告中的冰冷数字,诉说着一名警察的极致坚守:伤口全部集中于头面部和手部——这些他用血肉之躯为战友和群众筑起的“盾牌”位置。

这不是邱建军第一次直面生死。从警30年,他3次因公负伤,却始终将“我先上”刻入骨血。1997年追捕保险柜大盗时,他铐住嫌疑人后与对方一同滚落楼梯;2012年缉毒行动中,他替战友挡下致命一刀,大腿留下永久的伤疤。正如战友所言:“他不是不怕死,而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种以命相搏的担当,源自他对警察使命的深刻理解,更源于根植于心的信仰之力。

用脚步丈量民心的温度,这是邱建军始终如一的为民初心。在姑嫂树社区,邱建军用十年光阴将“治安洼地”变为“平安高地”。他蹚着泥水为独居老人送药,背着突发急病的居民深夜求医;他协调成立“爱心花朵”服务中心,让30余名困境儿童重获课堂。姑嫂树社区居民牛福琴回忆起邱建军总是那句:“街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撒!”这份质朴的承诺,化作他走街串巷的身影,化作群众家中常备的那串“邱所长联系电话”。

从刑侦尖兵到社区“管家”,邱建军的角色在变,初心未改。他破获的1800余起案件中,既有轰动一时的大案,也有家长里短的纠纷。面对嫌疑人,他铁面无私;面对百姓,他春风化雨。这种刚柔并济的智慧,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既要以雷霆手段震慑犯罪,更要用真心实意温暖民心。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延续英雄的足迹。邱建军牺牲后,武汉市公安局封存了他的警号“025881”,这是对烈士的最高致敬;以他名字命名的“邱建军先锋队”集结了297名民警,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一线续写忠诚。近一年来,有20名队员荣立个人三等功,有52名队员荣获个人嘉奖,而邱建军的女儿邱悦璇,也在父亲的影响下立志从警,让警徽闪耀新的光芒。

更动人的是民心的回响。在邱建军牺牲次日,汉兴派出所门前堆满了市民们自发送来的栀子花;追悼会上,来自汉兴辖区的一位白发老人颤巍巍地献上挽联;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中,60亿次浏览量的致敬化作时代的集体记忆。这些自发涌动的真情,印证着“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的永恒真理。

清明不仅是追忆的节点,更是精神的洗礼,我们要在缅怀中汲取前行力量。邱建军用生命诠释的忠诚、奉献与担当,恰似一盏明灯,照亮新时代奋进之路。作为一名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邱所长的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加强与社区民警的联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以赴做好矛盾调处、纠纷化解、邻里帮扶等工作,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绝不辜负党和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春日的武汉,栀子花又将绽放。那沁人心脾的芬芳,仿佛在诉说:英雄从未远去,他们化作星辰,永远守护着这片深爱的土地。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魏宇哲(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汉兴街道常二社区)

责编:袁莉莉